游客
题文

在80℃时,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n(mol)
0
20
40
60
80
100
n(N2O4
0.40
a
0.20
c
d
e
n(NO2
0.00
0.24
b
0.52
0.60
0.60

 
已知:N2O42NO2,△H>0,
(1)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       (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若要重新达到平衡时,使c(NO2)/c(N2O4)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5)如图是80℃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____(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离子是:_____。
(2)为了验证甲、乙同学的推断,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请选择合适的试剂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验证甲同学方案:
验证乙同学方案: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你认为_______的推断是正确的;则溴化亚铁与氯气以4:5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已知: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氧化性Cu2+>I2> Cu+, 还原性Cu>I-> Cu+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的产物是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消除(2)中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_______(填“>”、“<”、“=”)I;与加入铜粉的方法相比,用此方法得到的HI溶液浓度________(填“高”、“低”、“相等”);
(4)CuI可用于监测空气中是否含有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该反应被氧化的元素是铜元素和汞元素
b.该反应的氧化剂为CuI
c.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 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业上常以 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 LiAlSi2O6,还含有 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 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 pH: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开始沉淀pH
2.7
3.7
9.6
完全沉淀pH
3.7
4.7

11


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50

75

100
Li2CO3的溶解度/g
1.539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 LiAlSi2O6的组成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3)写出反应Ⅲ中生成沉淀 A 的离子方程式
(4)反应Ⅳ生成 Li2CO3沉淀,写出在实验室中得到 Li2CO3沉淀的操作名称, 洗涤所得 Li2CO3沉淀要使用( 选填“热水”或“冷水”) ,你选择的理由是
(5 )电解熔融氯化锂生产 锂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 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

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
(1)可用 Li2CO3和 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 为负极燃气,空气与 CO2的混合气 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 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负极反应2CO+2CO32--4e-=4CO2,正极反应式_
(2)某甲烷一氧气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的两个电极均由多 孔碳制成,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气体由多孔碳隙逸出并在电极表 面放电,反应后溶液中 K2CO3增 多。写出该电 池的负极反应式

Ⅰ.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 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 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 CO2生产燃料甲醇。一 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H2O(g)。右图表示该 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 kJ•mol -1)的变化。
(1) 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T1℃时,在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和 3mol H2,测得CO2和 CH3OH(g)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 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为mol•L-1•min-1
(2)温度变为 T2℃(T1 > T2),平衡常数 K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3)下列措施中能使 n(CH3OH)/n(CO2)增大的有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 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 1molCO2和 3molH2 E.充入 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Ⅱ.在温度 t℃,某 NaOH 的稀溶液中 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 a+b=12,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Kw= ;t 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 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 pH 如右表 所示。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 忽略不计,则 c 为

(共8分)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他们的离子有

阳离子
Na Mg2 Al3 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SO42 HSO4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①A溶液与B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E溶液;③A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盐酸;④B溶液与适量D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过量D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
(1)据此推断它们是(写化学式)A  ;B    ;C    ;D    ;E   
(2)写出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