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用激光笔照射 |
有丁达尔效应 |
红褐色液体为胶体 |
| B |
向溶液X中加入NaHCO3粉末 |
产生无色气体 |
X一定属于酸 |
| C |
向淀粉NaI溶液中加入氯水 |
溶液变蓝 |
氧化性:Cl2>I2 |
| D |
将气体X分别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两溶液均褪色 |
X可能是SO2 |
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
C(g)+D(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事实是
A.容器内A、B、C、D四者共存 B.VA(正)=2VB(逆)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VA(正)=VC(逆)
已知反应:① 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
| B.右图可表示①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
|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
|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 |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 Br2 → 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υ(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 实验序号 |
初始浓度c/mol·L-1 |
溴颜色消失 所需时间t/s |
||
| CH3COCH3 |
HC1 |
Br2 |
||
| ① ② ③ ④ |
0.80 1.60 0.80 0.80 |
0.20 0.20 0.40 0.20 |
0.0010 0.0010 0.0010 0.0020 |
290 145 145 580 |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CH3COCH3),υ(Br2)增大 | B.实验②和③的υ(Br2)相等 |
| C.增大c(HCl),υ(Br2)增大 | D.增大c(Br2),υ(Br2)增大 |
下图中(部分未画出),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a极:2Ag++2e-=2Ag b极:Fe-2e-=Fe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 |
| B.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一定含有Ag+ |
| C.该装置在使用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a极移动 |
| D.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Fe +2Ag+= Fe2+ + 2Ag |
银锌蓄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Ag2O+H2O
Zn(OH)2+2A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正极区溶液pH减小 |
| B.电池放电完后,需补充注入水 |
| C.负极电极反应式:2Ag+2OH--2e-=Ag2O+H2O |
| D.正极电极反应式:Ag2O+H2O+2e-=2Ag+2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