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2(g) + 3Y2(g) 2XY3(g) △H=-92.6 kJ·mol-1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X2 |
Y2 |
XY3 |
||
① |
1 |
3 |
0 |
放热 23.15 kJ |
② |
0.6 |
1.8 |
0.8 |
Q(Q>0)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
C.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1
D.若容器①体积为0.2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 kJ
镁电池毒性低、污染小,电压高而平稳,它逐渐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 |
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Mo3S4+2xe-→Mo3S42x- |
C.充电时,Mg2+向阴极迁移 |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xMg2++2xe-→xMg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的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验证两者都发生了水解反应,且相互促进 |
B |
苯酚溶液中加入几滴稀溴水没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说明苯酚与溴没有发生反应 |
C |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需要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
非金属性:P>N |
D |
向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两种一元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测量产生氢气的体积 |
可以比较两种一元酸的酸性相对强弱 |
常温下,向20 mL x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V1 >20 mL |
B.上述CH3COOH溶液中:c(H+〉>1×10-3 mol·L-1 |
C.a点对应的溶液中:c (CH3COO-)=c (Na+) |
D.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时,溶液中:c (CH3COOH) + c (H+)>c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
B.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可区分出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 |
C.NaHCO3溶液中有:HCO3—+H2O![]() |
D.汽车尾气的净化反应 2NO+2CO=2CO2+N2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