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氨气代替氢气研发氨燃料电池是当前科研的一个热点.
(1)氨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 mol·L-1的KOH溶液,电池反应为:4NH3+3O2 =2N2+6H2O。该反应每消耗1.7g NH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用氨燃料电池电解CuSO4溶液,如右图所示,A、B均为铂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A电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则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此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8gCuO固体后恰好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则电解过程中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
(3)纳米级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重要光电材料。现用铜棒和石墨做电极,饱和食盐水做电解质制备纳米级氧化亚铜(Cu2O),电解反应为。铜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有多种用途。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
B.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所以水分子稳定 |
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水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
D.冰熔化时水分子内共价键发生断裂 |
(2)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暖冰”,则“暖冰”中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易形成水合氢离子(H3O+)。其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4)如果需要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回答一种即可)。若室温时,将某一元酸HA加水配成0.1 mol·L-1的稀溶液,此时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则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倍。
(5)将一定量的Na2SO3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
(6)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异进行发电。已知该电池用金属银做负极,正极反应为5MnO2 +2Na++2e-Na2Mn5O10,请写出电池总反应式。
X、Y、Z、W、P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W、P位于同一周期。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气体,1mol Y的单质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均为33.6L。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W与P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2)经测定,在2.5×1.01×105 Pa下,Y 与P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为190℃,沸点为180℃,则该化合物为晶体。
(3)Z、W、P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化学式)。
(4)Y与W形成的化合物遇水分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X的三氟化物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但在潮湿的环境中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0.6mol X的三氟化物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约为。
重要的精细化学品M和N,常用作交联剂、涂料、杀虫剂等,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2)X的结构简式为。
(3)C和F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能发生消去反应 b.1 molM中含有4 mol酯基 c.X与Y互为同系物
(5)写出由Y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与F官能团种类和数目都相同 b.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 c.核磁共振H谱图中出现6或7个峰
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CH4(g)+H2O(g)CO(g)+3H2(g)。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对合成氨的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CO,其反应原理为:[Cu(NH3)2CH3COO](l)+CO(g)+NH3(g)[Cu(NH3)3]CH3COO·CO(l) △H<0。吸收CO后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再生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填写选项编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3)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l)+H2O(g)△H<0。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NH3和2molCO2,该反应进行到40 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下图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 s内的反应进程中的NH3浓度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进程曲线。
(4)将尿素施入土壤后,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下表:
弱电解质 |
H2CO3 |
NH3·H2O |
电离平衡常数 |
Ka1=4.30×10-7Ka2=5.61×10-11 |
1.77×10-5 |
现有常温下0.1 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你认为该溶液呈性(填“酸”、“中”、“碱”),原因是。
②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有下列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c(NH4+)>c(CO32-)>c(HCO3-)>c(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CO32-)+ c(HCO3-)+c(H2CO3)=0.1 mol·L-1
D.c(NH4+)+ c(NH3·H2O)=2c(CO32-)+ 2c(HCO3-)+2c(H2CO3)
某含氯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常温下该物质为气态,测得该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3.0,A溶于水可得只含单一溶质B的弱酸性溶液,B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其酸性会增强。常温下,气体A与NH3反应生成离子晶体C、气体单质D和常见液体E,D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气体A可用某一气体单质与潮湿的Na2CO3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两种钠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为,气体单质D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
(3)气体A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体现气体A具有性。
(4)试写出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为。
(5)设计实验探究离子晶体C的成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