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
| B.若M 期细胞的细胞质中会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基因表达 |
| C.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M期 |
| D.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一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总DNA的50% |
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 |
| 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
| 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
| D.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
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 B.面积放大了400倍 |
|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
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 A.细胞 →个体 |
| B.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
| C.细胞 →组织 →器官 →个体 |
| D.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个体 |
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具有相同层次的是()
| A.海洋中的所有鱼 | B.一片草地中的所有生物 |
| 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老虎 | D.一个池塘 |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
|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
|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