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A.—C7H7O | B.—C7H7 | C.—C7H7N | D.—C7H5NO |
下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通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 |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
下列说法正确是
A.酶由一定的细胞产生,其基本单位一定是氨基酸 |
B.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
C.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
D.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
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极为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其结构,但不影响选择透过性 |
C.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等有关 |
D.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成分和结构相同,功能密切配合 |
下图表示从血液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不同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