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B.说明中国人民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 |
C.因为吸食鸦片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
“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材料可能出自于
A.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 B.薄伽丘的《十日谈》 |
C.马丁·路德的《论基督徒的自由》 | D.伏尔泰的《哲学通信》 |
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物体运动靠精灵或外界迂回空气推动”,首先推翻这一观念的是( )
A.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C.达尔文的进化思想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是当务之急 |
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 | 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薄 |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 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西学为用”不合国情 |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
C.愚昧无知,“牛马”不分 |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
鸦片战争后西学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学习的主流,以下不属于西学东渐内容的是
A.民主与科学 | B.耕者有其田 | C.君主立宪 | D.男女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