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D.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读右图,为了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最大理论贡献是

A.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提出了土地革命的路线
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


在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内有一块石碑(见下图),碑上面的文字是1916年秋天孙中山在海宁观潮为海宁县立乙种商科职业学校的题词。在二十世纪20年代,孙中山依据碑文信念,与时俱进的主要活动是()

A.发动辛亥革命 B.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C.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D.提出新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A.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改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