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病毒容易感染人群,并可以在人群中传播。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普通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甲型H1N1流感呢?科研人员欲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请你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材料用具】健康小白鼠若干只、普通流感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殊培养液(含有病毒可以寄生的活细胞)、注射器等。
【实验过程】
第一步: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 ,作为对照。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 的用特殊培养液培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观察两组小白鼠的生活状况。
【实验结果】甲、乙两组小白鼠都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
【实验结论】 。
日常生活中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时的实验装置图,请认真观察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 甲、乙一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其中,图中的_____起对照作用。
2.丙装置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应选用_________ (填“黑色”或“透明”) 的塑料袋,目的是避免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一段时间后,打开塑料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会。
3.若用丙装置来研究蒸腾作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要放在下一段时间。该实验的现象是。
蚊子的幼虫孑孓(jié jué)生活在水中,它们在水中能呼吸吗?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在水中能呼吸吗?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上图,取20只孑孓放人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________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乙组实验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相同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4.结果预测:
A.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说明 。
B.甲和乙烧杯中的孑孓都存活,说明。
5.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孑孓全部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
6.实验结论是:。与你做出的假设。
以下是设计的“探究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
处理方法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较多的水掩住种子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
室温 |
室温 |
低温 |
室温 |
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是
(3)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4)2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5)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6)只有号瓶的种子可以萌发。
(7)根据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
(共4分)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
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乙()
⑴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⑵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⑶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 ②寄生在人体内 ③净化水体,
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有无,甲乙两组要不要用相同的树叶?。
(4)为什么要保持树叶湿润?。
(5)三个实验方案中的方案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