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命题,其中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应成为两个重要的维度。所谓夯实硬底线,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社会保障底线,二是粮食安全底线。着手完善囊括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兄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就要在战略上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所谓软投资,即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该着手推进资源领域的产权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和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更多领域。同时,对现行的财税体制进行调整,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改革奠定制度基础。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
(1)联系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适应并推动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近五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年份
进口(亿元)
出口(亿元)
2009
10059
12016
2010
13962
15778
2011
17435
18984
2012
18184
20487
2013
19504
22096


注:中国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当年进口同比增长7.3%,出口同比增长7.9%。
改革开放以来,低人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是中国经济竞争制胜的比较优势。由此,我们实现了“中国制造”的崛起,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但这一格局不可能恒久不变,根据韩国等国的发展经验,低成本导向的加工贸易在一个地区的黄金发展周期,一般只有20年。如今,跨国公司的低端环节产能开始迁移转向更低成本的地区,高耗能、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制造”加快转型、再造优势迫在眉睫。
材料二:记者从2014光伏领袖峰会上了解到,2014年我国光伏产品预计出口量为1760万千瓦,出口总量渐趋平稳,但贸易保护主义仍虎视眈眈,光伏产品出口仍面临难题。根据这则新闻,高一学生小李认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存在很多困难,中国应退出经济全球化。
(1)表一反应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全面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小李的观点。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村的果农听说桃子的销售价格高,利润可观,在未做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就把其它果树砍了,纷纷改种桃树。结果桃子成熟后,市场上大量鲜桃上市,桃子价格暴跌,该村的桃子滞销。随着桃子逐渐腐烂,一些果农在金钱的诱惑下,把烂桃子卖给无证经营的食品加工厂,把桃子加工成“黑果脯”、“黑罐头”、“黑果汁”等。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
某省明确提出将拓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并首提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记者从省食安办获悉,黑龙江省组织开展的为期三个月的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截至 2014年11月30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共查扣仿冒、劣质食品4000余公斤。
倍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全文于2014年11月29日在全国人大网站正式公布,并开始向全国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1)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一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哪些固有的弊端?
(2)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二中体现了国家运用哪些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携带月兔成功登陆月球宫殿。
此次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月球车,是集航天系统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航天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牵头,集众多科研单位研究成果于一身,充分发挥了各个研究单位优势。“玉兔”月球车尽管逃不脱国外月球车的影子,但它的每项技术都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名字。
中国实施探月工程是在具备了开展航天活动基本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以及经济许可的条件下所做出的选择。探月工程所带来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对中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探月工程是一项和平利用太空的科技工程,也是一个开放的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已与欧空局、俄罗斯等展开国际合作。
“玉兔”一小步,中国航天一大步。嫦娥三号开启了中国首个航天器在地球外天体着陆的大幕。中国是否进行载人登月及建立驻月基地,需要在这一“落”中寻找更多的答案。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下,中国在宇宙探索的路上开始“加速度”。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简析“玉兔”月球车成功研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面对中国的探月工程,外界存在两种质疑声,一种观点认为探月工程是“烧钱的花架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想借此称霸太空”。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反驳。
(3)实现中国宇宙探索“加速度”,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请结合文化生活与认识论的知识加以说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进程加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4年9月4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内容包括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