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当代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新常态”定义了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从8月4日起,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系列报道和评论员文章。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我国2004年11月在韩国创办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迄今已在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家孔子学院和369所孔子课堂,海外注册的汉语学员超过30万人,全球汉语学习者逾4000万人。孔子学院被誉为21世纪的文化“新丝绸之路”。
材料二从“金砖四国”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形成,短短五年间,代表全球40%以上的人口、18%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金砖国家——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个新兴国家,已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力量。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三亚举行。会议就国际形势、国际经济金融问题、发展问题以及金砖国家合作等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发表了《三亚宣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孔子学院为什么能够得到迅速发展?

材料一全国“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部分指标

注:全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为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为8.9%,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1.2%。浙江省“十一五”GDP年均增长速度11.8%,“十二五”GDP年均增长目标8%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7%左右。
材料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依赖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丰沛的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发生变化。国际经验也表明,经过二三十年的连续高增长后,会出现经济增速的回调。适当调低经济增速目标,通过居民收入的加快提升,为未来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必然的选择。8%的增长速度符合浙江省情,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发展速度也一直领先于全国,而当浙江的经济增长到一定规模之后,主动调节增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GDP年均增速暂时放缓,是为了今后能跑得更快、更稳。浙江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追求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劳动力来谋求快速增长,要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以创新促进转型,来谋求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一、二,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浙江省为什么要适当调低经济增速目标,谋求科学发展新局面?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当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改变而不得不听命河流的阶段;二是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灌溉和航运工程的抗御并利用河流的阶段;三是随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改造河流为自己服务,但也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伤害的阶段。四是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等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要和谐发展的阶段。
材料二:2010年4月5日,首届湄公河委员会峰会发表《湄公河委员会华欣宣言》,承诺要致力于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环境良好的湄公河流域”。作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亲密近邻和合作伙伴,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及时提供湄公河上游水文信息以协助下游国家的抗旱工作,此举获得各方赞赏。
(1)结合人类治水的历程,说明我们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材料一 山东省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比重
50以上
49.6
41.4
40.6
40.2

注:2003-2007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1/3
材料二 2003年-2007年山东省居民消费率情况(%)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消费率
54
54.3
53.7
51.8
49

注: 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以来,最终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世界平均在77%~79之间,2007年山东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37%,全国是39.2%。
材料三围绕扩大内需高三某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小马认为,为了扩大内需,党中央要出台显著下调物价、大幅度提高广大劳动者工资的政策。为了提高执政效率,不必花时间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民众意见,以尽快出台政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
(3)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评析小马同学的观点。

材料一 2011年3月15日,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瘦肉精”事件曝光后,直接影响双汇3月份销售收入13.4亿元。
材料二 继“瘦肉精”事件后,“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膏”“有毒血燕”等被相继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痛斥,“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食品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
(2)运用公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的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警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