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第二性的,有能动的反作用。”关于这两个命题,说法正确的是
A.两句都彻底地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
B.两句都具有形而上学特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命题 |
C.两句在世界观的回答上,本质上都是正确的 |
D.两句都具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 |
“造门贵”、“花费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各级党政部门的门卫成为普通群众能否进入大门办事的“过滤器”,那些可能给领导添堵、添乱的平头百姓绝不能想进就进。改作风先改“门风”()
①“门风”和“作风”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门风”和“作风”都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反作用于社会制度建设
③“门风”是关键部分,其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门风”是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解决矛盾应遵循先主后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军事专家指出,航空母舰是一个复杂的作战系统。作为大型水面舰艇,交付科研、试验、训练使用后,不仅舰上各类装置、电子系统、武器系统等需要调试,军舰内部各个系统之间需要磨合,与编队中其他舰艇的协同需要训练,舰载机飞行员训练、舰机协同等都需要较长时间完成。可见()
①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②对新事物要有足够的耐心促进其成长
③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按规律办事
④要做好量变的准备,等待质变的自然发生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④ |
人一生关注的焦点都在变,少年重在人格教育,青年重在技能学习,中年重在实现理想,老年重在延年益寿。下列选项最能反映以上现象的有()
①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②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③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④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③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现象。农村人口外流在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缺乏务农劳力的“农民荒”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从辩证法的总特征看是因为()
①联系有客观性和多样性②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