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微粒物(PM2.5)、SO2、NO2、O3和CO等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O3属于单质 |
| 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 |
| 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 |
| 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 |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
|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有两瓶液体,一瓶为饱和食盐水,一瓶为纯净水,为了区分它们,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有
①实验测出两者的密度;②加入食盐晶体;③加热蒸发;④加入AgNO3溶液;
⑤测量两种液体的导电性
| A.仅①⑤ | B.仅②③④ | C.仅①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
B.能源与环境 |
|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
使用氢能源——无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
| C.物质的鉴别 |
D.营养与健康 |
|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
人体缺铁——易患贫血 牛奶保鲜——加大量防腐剂 |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甲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将丙投入甲的硫酸盐溶液中,有甲析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甲>乙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 反应前的质量(g) |
2 |
1 |
16 |
16 |
| 反应后的质量(g) |
17 |
m |
6 |
11 |
A.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X+Y=2Z+W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