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集气瓶中水面上升大于1/5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NaCl 溶液 |
Na2C03 |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B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02 |
H20蒸汽 |
通过浓H2SO4 |
D |
CuO |
C |
点燃 |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B.tl℃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的A的质量比B多
C.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等质量的A和B
D.t2℃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有关资源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铜 |
B.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
D.海洋是最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会产生蓝色沉淀 |
B.红磷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处会看到大量白烟 |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
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实例 |
解释 |
A |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
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种类变化了 |
B |
汞受热变成汞蒸气 |
分子间间隔增大的缘故 |
C |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 |
硫化氢分子有毒性 |
D |
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S04)3溶液为黄色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