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周窝村是一个具有典型北方民居特色的小村庄,拥有良好的乐器产业基础和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党的文化政策指引下,周窝村从一个贫困村实现文化蝶变,荣获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奖”, 建成了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管弦乐器生产企业——河北金音乐器集团。今天的周窝村正朝着建成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代表意义的“国际音乐名镇”继续努力。其发展前后对比如下:
项目 |
发展前 |
发展后 |
文化 活动 |
缺乏、 单调 |
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大孝子”、“好儿媳”等村民喜闻乐见的评选活动,形成了比理想、比文化、比道德、比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
教育 事业 |
教育落后、 人才缺乏 |
实施人才战略,打造培训基地,要以金音乐器集团、璐德学校为载体,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依靠人才引领小镇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
业余 爱好 |
喝酒划拳、 搓麻打牌 |
三人一伙、五人一群地练习吹奏乐器,自发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
民居 民风 |
民居错乱、 民风低俗 |
民居院落排列整齐,民风淳朴 |
对外 交流 |
落后、 封闭 |
横向结交丽江等文化名镇,纵向联合维也纳、悉尼等中外音乐名城,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外土内洋、中西合璧” |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周窝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并根据文化创新途径的知识,就周窝村建成“国际音乐名镇”提两条建议。
材料一: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
材料二:2011年11月,我国CPI回落至4.2%,但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为此,2012年我国将继续采取措施稳定物价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生产,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规范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清理教育、医疗、房地产、电信等有关领域不合理收费,规范价格行为;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分析、价格信息化、价格法制等制度建设;着力提高价格调控监管能力,不断提高价格工作质量和水平。
(1)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运用“生活与消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国家为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理由。
(12分)浙江西部A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依然采用传统的父传子生产技术,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大量荒地和不宜耕种的土地被开发殆尽,造成土壤和土地肥分流失。全村30%土地靠牛犁田,90%以上田地依靠人工种植和收获。全村约60%农户的农业生产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农业生产市场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水平低。
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使A村摆脱困境。
材料1:2010年上半年,投资骤然加速,中国经济面临过热危险。尤其是全国的能源紧缺,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电力投资开发热。2010年8月,国务院成立6个督查组,对12个省区在建和拟建的电站项目依照相关法律督促检查。
材料2:2010年11月,国家发布《关于坚决制止无序建设意见的通知》,叫停了13个电站项目。
材料3:2010年12月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国务院为什么要对在建和拟建的电站项目进行清查?
(2)运用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材料中国家如何控制投资增长过快?
2010年10月15日,温家宝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意味着我党的执政理念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国强”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回答“十二五”规划目标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体现的哲理。
目前,鬼神迷信、伪科学、新有神论和邪教,利用人们的好奇心,打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旗号,兜售自己的货色,祸害社会,但却被一些中学生所接受,有的甚至被弄得神魂颠倒,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
结合材料及辩证唯物论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学生必须坚决同迷信思想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