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明敲响音叉A时,与音叉B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发生跳动,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记录,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
(1)完成下表:
钩码个数 |
钩码质量 /kg |
钩码受到的重力/N |
钩码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1) |
1 |
0.05 |
0.5 |
10 |
3 |
1.5 |
10 |
|
6 |
0.30 |
3.0 |
(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4个钩码( 在量程范围内),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cm |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
像的正倒 |
l |
30 |
15 |
缩小 |
倒 |
2 |
20 |
20 |
等大 |
倒 |
3 |
14 |
35 |
放大 |
倒 |
4 |
10 |
/ |
不成像 |
/ |
5 |
8 |
/ |
放大 |
正 |
①分析第2次或第_____次数据可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②在第5次实验中,像和物体在______侧(填“同”或“异”)
如图1所示是“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电路图,图2是即将连接完成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为三节新的干电池,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A”字样。
(1)对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为完成部分连接好。
(2)当闭合电路的开关时,若出现以下不正常现象(见表)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可能的原因填入上表中(只要填选项代号)
A.电路中a、b间断路;
B.电路中a、b间短路
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3)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3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小明发现了以下现象:将原来静止着的空车推动很容易,但用同样的力很难推动一辆载重车。一般小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只需十几秒的时间,而满载的货车加速就慢得多。
(1)由此可以初步得到假说:物体受力一定时,
它的质量越__________,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2)给你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个大钩码和
一根细线、一个滑轮、一个秒表,请你设计一个
实验,(画出实验装置图)在光滑的桌面上检验你的假说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你的假说是正确的,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上,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 B.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
C.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 D.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1)刘明学习小组采用了如图16甲的实验设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并进行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填序号),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为了验证其余三种猜想,在上面结论的基础上,该实验小组改用了如图16乙的实验设计。他们认为按照图乙做实验,便于读数、方便操作。请你简单说明他们这样认为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