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华用两个硬纸筒制成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如图a所示。

(1)请在图a中画图解释蜡烛AB在屏上所成A′B′像的原因.

(2)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b所示,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3)①小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像的高度h随像到小孔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②如图d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浓密的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e所示),这是     (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        (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信息与信息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比较 A B 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   的压强都相等;比较 A C 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   有关。

(2)用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 D E 所示。由此可推断: a b 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ρ a     ρ b a c 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ρ a     ρ c

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在研究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时,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重物,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2)如图乙所示,分别用拉力 F 1 F 2 F 3 匀速提升重物,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3)旗杆顶部有一个定滑轮,给我们升国旗带来了便利。这是利用定滑轮   的特点。

探究与斜面相关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重复上述实验。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减小,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   。在水平面上两次滑行的全过程,小车速度的减小量   

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   。他进一步推测: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这时物体将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斜面上安装斜槽,水平面上的 A 处放置一个小木块。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滚下,发现质量较大的钢球将小木块推得较远,表明它对小木块做的功较   。由此可知:   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某次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物距 u =     cm ,烛焰的像应为图乙中的   ,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在图甲所示实验情形下,紧靠凸透镜加放另一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只将光屏向右移动又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则所加的透镜为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   

(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   (选填“ AB ”“ BC ”或“ CD ”)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 AB 段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D 段的比热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