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改革开放时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 C.“一五”计划时期 | D.大跃进时期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 年份 |
1870 |
1900 |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 工人总数(个) |
78000 |
272000 |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 |
上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激烈 |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
|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A.生活习俗改变 |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
| C.官府鼓励经商 |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 B.田庄规模 |
| C.个体农户耕作 | D.官府募民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