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 C.希腊的地理环境一定会导致民主制度 |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
| C.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 |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
《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B.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原因 |
| C.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 |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
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其中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 B.农田水利的兴修 |
| 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
|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