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形容43年前(1972年)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为“跨洋握手”、“冰释雪融”,下列所示外交事件中与此相对应的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④参加万隆会议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820年前至1845年我国白银与铜钱的兑换如下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
C.清政府滥铸铜钱,导致银贵钱贱 | D.白银是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 |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
C.有力的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
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自己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又重新建国 |
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
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
D.周朝时代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 B.实用技术发达 |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
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下图),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