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适时调整对外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个月内与其它国家正式建交情况
1949.10.3 苏维埃社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49.10.4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949.10.5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6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49.10.6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9.10.6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9.10.7 波兰人民共和国 1949.10.16 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9.10.27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11.23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1.18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注:截止到2007年12月28日,我国已经与171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左)、副团长黄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开怀大笑。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
----江泽民
(1)依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什么决议令中国代表团团长开怀大笑?这一决议得以通过的原因有哪些?
(3)冷战结束后,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显著特点?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反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以便小资本家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之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郡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南海县志》卷21)
材料2: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熟练,轻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
请回答
(1)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摘抄材料原句)
(2)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的道理?
20世纪30—70年代以来,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都相继进行了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2)正当西方世界在20世纪30年代陷入大危机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一枝独秀。为此,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采取了哪些措施?
(3)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折。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
(4)通过中、美、苏三国的改革,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近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代议制度,使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而在政治体制上对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使之在形式上代表着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三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法国《1875年宪法》
材料四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要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发表于哪一年?(1分)以后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政体?(1分)由此,英国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的职务是什么?(1分)
(2)材料二所示,它是近代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1分)确立该制度的法律文件是什么?(l分)该政体的特征是什么?(l分)反映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设想?(1分)
(3)近代法国政治体制循环多变,各派政治力量对此展开了反复较量。据材料三,1875年最终确立了什么体制?(1分)
(4)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一,指出德国的“皇帝”与英国国王在权力上有何不同?(2分)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指导思想或核心主张分别是什么?
(3)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4)列举两位启蒙思想家的代表及其著作。(写出人名、代表作即可)
(5)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