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九章算术》 B.《石氏星表》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皮柯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  )

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
B.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
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
D.强调发展个性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陈独秀表达的观点是()

A.民主政治没有成功 B.执政党和在野党争斗激烈
C.国民没有民主政治的觉悟 D.革命党人没有发动群众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继承了黄宗羲的民主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史学界对他的褒贬不一。有史学家指出,对中国历史发展来说,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缔结《马关条约》以结束中日战争
C.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D.甲午战争中竭力维护北洋舰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