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晴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 B.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
C.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 D.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是指()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
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
下列有关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科技和教育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成败
③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教育水平的提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因为()
A.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
B.借鉴国际惯例 |
C.改革开放的需要 |
D.教育本身的发展需要 |
姚文元在1974年10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对此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A.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总结基本符合史实 |
B.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
C.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
D.观点正确,建国后的17年,中国的教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占主导 |
下列不属于“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的是()
A.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
B.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
C.把生物领域中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争论局限在学术领域之内 |
D.“八亿人口,八个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