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利用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的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反应中,过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 ①氧化剂;②还原剂;③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④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图15),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其原因是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作阳极。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 Mg(N O 3 2 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 Mg(N O 3 ) 2 N O 2 O 2 乙: MgO N O 2 O 2 丙: M g 3 N 2 O 2 丁: MgO N O 2 N 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
查阅资料得知:2 N O 2 +2 NaOH = NaN O 3 + NaN O 2 + H 2 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关闭 K ,微热硬质玻璃管( A ),观察到 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

②称取 Mg(N O 3 ) 2 固体3 .79 g 置于 A 中,加热前通人 N 2 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 A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C D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 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 . 0 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 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是正确的。
② 根据 D 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 O 2 ,因为若有 O 2 D 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 O 2 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
③ 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a 的名称是 b 的名称是
(2)写出 NaN O 2 (N H 4 ) 2 S O 4 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3) C 的作用是 D 的作用是,是否可以把 C D 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
(4)写出 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某学生对 S O 2 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取4 g 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 PH PH 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 C l 2 Ca(OH ) 2 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2) PH 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向水中持续通入 S O 2 ,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 i 的白雾由 HCl 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 AgN O 3 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 a 目的是
②由实验 a,b 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 HCl ,理由是
(4)现象 ii 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 Cl- 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5)将 A 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 X

①向沉淀 X 中加入稀 HCl ,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 BaC 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 X 中含有的物质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 iii 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 K 2 C r 2 O 7 。光照下,草酸( H 2 C 2 O 4 )能将其中的 C r 2 O 7 2 - 转化为 Cr 3 +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 A l 2 Fe(S O 4 ) 4 ·24 H 2 O ]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 °C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 pH 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初始 pH 废水样品体积 ml 草酸溶液体积 ml 蒸馏水体积 ml

4
60
10
30

5
60
10
30

5
60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 C r 2 O 7 2 - 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实验①中 0~ t 1 时间段反应速率 v(Cr 3 + ) = mol·L - 1 ·min - 1 (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队铁明矾[ A l 2 Fe(S O 4 ) 4 ·24 H 2 O ]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 Fe 2 + 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
假设三:
……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 K 2 S O 4 FeS O 4 A l 2 Fe(S O 4 ) 4 ·24 H 2 O A l 2 (S O 4 ) 3 等,溶液中 C r 2 O 7 2 - 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