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生应用下图所示意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③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            。则要克服该事故隐患应在上图的D处连接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①KSCN溶液 ②NaOH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K3[Fe(CN)6]溶液。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填序号)溶液,振荡

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操作方法是
(4)【查阅资料】①Ag2O和粉末的Ag均为黑色;②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设】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①Ag;②Ag2O;③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AgNO3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拓展】另取2.0g AgNO3样品充分受热分解,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336mL,则样品中AgNO3的百分含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电解食盐水的探究实验,电解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一:电解饱和食盐水。
(1)简述配制饱和食盐水的操作: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二:电解不饱和食盐水及产物分析。
相同条件下,电解1 mol·L一1NaCl溶液并收集两极产生的气体。在X处收集到V1mL气体,同时,在Y处收集到V2mL气体,停止电解。结果发现V2<V1,且与电解饱和食盐水相比,Y处收集到的气体颜色明显较浅。经讨论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i.有部分C12溶解于NaCl溶液中;ii.有02生成。
(3)设计实验证明有部分C12溶解于NaCl溶液中。实验方案为
(4)证明有O2生成并测定O2的体积。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注射器缓缓地将在Y处收集到的V2mL气体全部推入装置A(盛有足量试剂)中,最终,量气管中收集到V3mL气体(设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①装置A的作用是
②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石墨电极上有02生成。
③实验中是否需要预先除净装置中的空气?(填“是”或“否”)。
(5)实验二中,在石墨电极上生成Cl2的总体积为mL(用代数式表示)。
实验反思:
(6)由以上实验推知,欲通过电解食盐水持续地获得较纯净的氯气,电解时应控制的条件:
;②。要进一步证明该推论,还需进行电解不同浓度食盐水的平行实验。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名大苏打,可用做分析试剂。它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硫化碱法制备,反应原理:2Na2S + Na2CO3 + 4SO2=3Na2S2O3 + CO2,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为澄清,此浑浊物是____________。
(3)控制b中的溶液的pH接近7,停止通入SO2。若未控制好,pH<7,会影响产率,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停止通入SO2后,将c中的溶液抽入d中,d中的试剂为________。
(5)将d所得液溶转移到蒸发皿中,水浴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洗涤晶体所用的试剂为(填化学式)
(6)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7)为检验制得的产品的纯度,该实验小组称取5.0克的产品配制成25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在锥形瓶中加入25mL0.01mol/LKIO3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酸化,发生下列反应:5I-+IO3-+6H+=3I2+3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当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时达到滴定终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Na2S2O3溶液体积(mL)
19.98
20.02
21.18

则该产品的纯度是,(用百分数表示,保留1位小数)间接碘量法滴定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D.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发现气泡

某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小组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提出了研究“能够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试剂:18mol/L硫酸20mL,纯铜粉足量,足量2mol/LNaOH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首先根据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在加入试剂前先进行操作。
(2)烧杯中用NaOH溶液吸收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将导气管直接深入烧杯中的目的是:
(3)加热烧瓶20分钟,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待烧瓶中反应基本结束,撤去酒精灯,利用烧瓶中的余热使反应进行完全。然后由导管a通入足量的空气,以确保烧瓶中的SO2气体全部进入烧杯中。在该实验装置中的(填仪器名称)起到了确保硫酸体积保持不变的作用。
(4)将充分反应后的烧杯取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酸化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再进行后称量硫酸钡的质量为13.98g,请计算能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浓度最低是
(5)有的同学提出在上面(4)中可以不必加入酸化的双氧水,直接进行后面的实验,也能得到准确的数据,请结合你的理解分析:(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双氧水,原因:

钠、钾的碘化物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工业利用碘、NaOH和铁屑为原料可生产碘化钠,其生产流程如下:

(1)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会生成碘的低价副产品NaIO。若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所得溶液中与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生产流程中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过滤所得固体中除剩余铁屑外,还有红褐色固体,则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2中除含有H外,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试设计实验证实该金属阳离子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2经一系列转化可以得到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称取3.60 g草酸亚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图中数据,根据信息写出过程Ⅰ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