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 )
| A.古生代前期 | 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
| C.新生代后期 | D.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甲处岩石为变质岩 | 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
| C.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 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
读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重示意图(2014年1 2月30日统计)。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可知
| A.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
|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
|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
| D.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
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
| B.河流较多,无需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
| C.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
| D.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
下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
|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
| C.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
| D.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
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 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C. 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D.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纬度10°~20°地区比同纬度大陆东岸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
| B.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
| 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 D.纬度较低,蒸发旺盛 |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
| B.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
| 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 D.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
据观测,死海(乙湖)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近年来死海分裂为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乙湖水面最高的月份可能是
| A.3月 | B.7月 | C.10月 | D.12月 |
近年乙湖一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围湖造田 | B.截留甲河径流 | C.降水南多北少 | D.地壳断裂凹陷 |
南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欲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小组在考察中将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坡度过陡 | B.云雾缭绕 | C.林荫蔽日 | D.山洪隐患 |
当地居民依托环境优势在M地发展观光旅游,但每到冬季游客稀少、生意惨淡,可能的原因是
| A.多阴雨天气,气候冷湿 |
| B.寒沙衰草,一片枯黄 |
| C.坡度较陡,视野不开阔 |
| D.光照较差,环境阴冷 |
该地理兴趣小组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4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 |
| B.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 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特色农业 |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