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NH4+、Fe2+、SO42—、NO3— |
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H+与OH—的浓度积为10-20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Na+、S2—、Cl—、CO32— |
C.向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的离子方程式:2Fe2+ +2I-+2Cl2=2Fe3++I2+4Cl- |
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2ClO—+CO2+H2O=2HClO+CO3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 |
B.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均属于纯净物 |
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是纯净物 |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碳碳单键 |
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
B.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
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 |
D.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
D.H2SO4浓度为2.5 mol/L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Y、Z中至少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 |
B.物质W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
C.上述转化关系中不可能出现置换反应 |
D.若X、Y、Z中均含有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则W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