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以下反应可用于去除大气中的污染:NO2+NH3 +O2—一N2+H2O(未配平)。若NO2、NH3、
O2三者恰好反应,则体积比可能是
A.2:4:1 | B.2:1:2 | C.l:1:1 | D.l:4:3 |
工业制取乙醇常用乙烯水合法:CH2 = CH2 + H2OCH3CH2OH。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加成反应 | B.乙烯可以通过石油裂解获得 |
C.乙醇官能团为羟基 | D.乙醇、乙醛和乙酸互为同系物 |
如图均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b的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下列有关a、b、c、d、e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 > c |
B.由a、b、e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
C.c与e以原子个数比2:1形成的化合物能促进水的电离 |
D.氢化物的稳定性:b < d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
A |
常温下,用pH计测定NaHCO3溶液的pH |
pH=8.5 |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
B |
向一定量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微热至反应结束 |
产生气泡 |
该气体成分仅为SO2 |
C |
往盛有少量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和Na2O2 |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
两个反应中水都作氧化剂 |
D |
往滴有KSCN的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
溶液由浅绿色变血红色 |
氧化性:Cl2> Fe3+ |
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6的NaHSO4溶液:c(Na+)+ c(H+)= 2c(SO42-)+ c(OH-) |
B.0.1 mol/L NaHCO3溶液加水稀释后,c(H+)与c(OH-)的乘积不变 |
C.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ClO二种溶液的c(Na+):①> ② |
D.0.1 mol/L Na2SO3溶液:c(Na+)= 2c(SO32-)+ c(HSO3-)+ c(H2SO3) |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N装置中两个电极均为石墨棒)
A.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M、N中溶液pH均增大 |
B.M装置中H+移向Zn电极 |
C.C2上发生氧化反应 |
D.Cu电极与C1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