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乔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除了电源( 3V) 、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 还有可供选择的: A. 定值电阻 B. 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需要选择器材      ( 填序号“A” 或“B”) ; 理由是:
(2)用笔画线完成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 导线连线不能交叉) , 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乔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 一) 中的数据, 请读出图中两表的示数, 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表(一)

电压U/V
0. 5
1. 0
1. 5
2. 0
 
电流I /A
0. 05
0. 1
0. 15
0. 2
 

(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表( 二) 中的数据, 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少” 的结论。小乔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表( 二)

电压U/V
0. 5
1. 0
1. 5
2. 0
 
电流I/A
0. 25
0. 2
0. 15
0. 1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抚州)同学们所用的笔,有些在靠近笔端的地方装有一个轻质弹簧(如图1所示).小文和小军各自拿自己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结果发现小军的笔弹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文猜想:
①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
②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1)小文利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A和B、一个小钢球、一个轻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此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实验中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体现的.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

(2014·贵阳)小静在观看台球比赛时发现:有时运动的白球去撞击一个静止的球后,白球会立即静止在碰撞时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如图甲所示.

小静想:白球碰撞后立即静止,被撞的球是以白球撞前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出去的吗?
通过了解和初步实验,小静发现只有当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两球,而且球心在同一直线上相碰时,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为进一步探究,她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
将一个两端翘起、中间水平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相同的台球A、B,将B球静置于轨道的滴水平部分,A球置于轨道左端斜面上某处,测出该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h1,如图乙所示,释放A球,撞击后,A球静止,B球向前运动并冲上轨道右端斜面能到达的最高点,测出该点的高度h2.通过比较h2与h1的大小关系即可作出判断.
请你作答以下问题:
(1)A球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动能.
(2)B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B球在碰撞中获得了 能.
(3)已知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mv2.若轨道光滑,则碰撞前瞬间A球运动速度的表达式vA= ;若h2=h1,则说明B球被撞后开始运动的速度vB vA(选填“>”、“=”或“<”).
(4)在实际实验中,测出的h2总小于h1,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轨道不光滑,那么,在阻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你认为小静的设计是否还有价值?请说出你的理由

(2014·茂名)如图所示是课堂上做过的“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通过 来判断研究对象的动能的大小。
(2)实验过程中通过让小车从 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碰撞木块时速度大小不变,通过
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
(3)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动能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
能。
(4)按(2)中要求先后做两次实验,比较木块运动距离的长短可以得到结论:物体速度大小相同,

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1)请你在图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2)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 (相同/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 (能/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跟物重均有关.

(2013·乌鲁木齐)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长度S=0.50m的木板搭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G=5.0N的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

(1)小明在实验中,调整斜面的高度为h=0.22m,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则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为
(2)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进一步研究发现,木板搭成倾角不同的斜面时,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的过程中,额外功W额外与斜面的水平长度L(木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长度)有如下关系:

L(m)
0.45
0.40
0.35
0.30
W额外(J)
0.90
0.80
0.70
0.60


通过数据分析,小明得出初步结论:W额外与L成 比,小明查阅资料后证实此结论是正确的.根据此结论,当斜面的水平长度L=0.40m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当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木板上的物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