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25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为此,英国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创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工厂制
B.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
C.呼应机器制造商的要求——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D.推广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联动式蒸汽机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十四世纪以后“欧洲则组织起在世界各地从事贸易活动的合股公司……,这些合股公司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他们所具有的合股性质限定了投资者的责任,使投资所起的作用与经营管理的职责相分离”,材料反映了( )

A.新航路后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后的“价格革命”
C.公司的出现导致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D.公司主要出现在意大利[来

美国史学家所著的《全球文明史》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目中这样论述到:“欧洲的海上霸权和大西洋与太平洋航路的开通,在世界历史上造成了三个重大后果。其一,为食物、疾病和一些工业制品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其二,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世界经济,首次将美洲包括在国际贸易中,并为欧洲和亚洲确定了不同的框架。其三……”根据你的理解,省略号部分最合适的表述应该是( )

A.“促使哲人们去寻找和发现支配人类社会的永恒的法则。”
B.“一个基于议会理念之上的政治制度逐渐成型并走向成熟。”
C.“孕育了被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的崭新的生产方式。”
D.“为西方以殖民的方式直接进入世界的某些地区创造了条件。”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来自生产中精细的分工,分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科技长期未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古代市场长期发展缓慢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D.专制制度的阻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