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之后,认为课本上实验存在不足,实验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原装置改进如图所示,成功的测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设计实验】
①经测定,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则注射器中至少应吸入_____mL 水(填整数);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之后,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
③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④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气球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实验反思】请结合课本装置图分析,该改进装置比课本装置有哪些优点:(答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也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 mL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的快慢程度)。
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
催化剂 |
待测数据 |
① |
15mL |
无 |
|
② |
15mL |
CuO(0.5g) |
|
③ |
15mL |
MnO2(0.5g) |
(1)检查图(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②操作时图(Ⅰ)装置中加入药品和试剂的先后顺序是,(用化学式填写);
(2)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阻止氧气与水的接触,防止氧气。
(3)从设计原理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指。
(4)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和现象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1)取15mL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 CuO后,产生O2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
CuO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小刚猜想: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
小强猜想:氢氧化钠可能全部变质。
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他们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步骤一 |
取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若没有生成 |
你的猜想正确 |
若有生成 |
氢氧化钠已变质。写出加 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
步骤二 |
取上述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若酚酞溶液变为色 |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
若酚酞溶液色 (填“变”或“不变”) |
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
[表达与交流]: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甲、乙实验小组完成的相关实验.
甲小组:利用下图装置研究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Ⅰ: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步骤Ⅱ: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适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二氧化锰起作用。
(2)实验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烧杯中水下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乙小组:哪些因素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探究实验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实验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反思:生活中的用品可以代替一些实验仪器,注射器可以代替实验室中的_仪器。
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_ |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还要做将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做补充实验,原因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b。收集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填上图字母),化学方程式是。
(3)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Ⅲ中,则该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为(填化学式)。若在f装置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用化学方程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