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指出:“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负担最轻,贵族制下负担较大,君主制下负担最大。”材料反映了( )
A.“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进步的不二选择 |
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 |
C.自由主义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 |
D.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是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
《明史》载:“万历时,其国(意大利亚)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利亚居其一……”材料说明:
A.明朝实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
B.利玛窦给中国带来新的世界观念 |
C.中国人自居世界中心的观念得到改变 |
D.《万国全图》指引了郑和远航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三大政策 |
他们认为,三纲五常“别尊卑,明贵贱”,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都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与民主共和“绝对不可相容”。“他们”应当是:
A.洋务派 | B.维新派 | C.革命派 | D.激进民主主义者 |
上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
B.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
C.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
D.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