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哺乳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为____________分子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
(3)激素乙和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平衡过程中的关系为______。
(4)激素丙为______激素,该激素由______合成和分泌,当人体内_____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保加利亚玫瑰中提取的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具有调整女性内分泌、滋养子宫及缓解痛经和更年期不适等多重功效,被称为“精油之后”。已知保加利亚玫瑰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个品种,其花色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1粉红。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
实验3:白乙×粉红,F1表现为白,F1×粉红(回交),F2表现为2白∶1淡粉∶1粉红。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加利亚玫瑰的花色遗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保加利亚玫瑰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显示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A基因使酶1失去活性,则控制酶2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所用的白甲、白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海南黄花梨,又称海南黄檀木,其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易变形等特点,是制作榫卯的上等木料。因此,研究海南黄花梨的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大的意义。某学者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海南黄花梨随机均分为6组,用均质土壤盆栽,放在自然光照下的塑料大棚中培养,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测量并计算相关的数据。结果如下表:

注:“+”表示施氮肥;“-”表示不施氮肥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10天轮换植株的位置是为了控制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____________对比,可知施氮肥会引起海南黄花梨光合速率的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表格数据可知,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施氮肥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原因可能是此时土壤溶液浓度升高,根对_____________的吸收减少;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开放程度降低,导致___________吸收量减少,进而影响海南黄花梨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阶段。
(4)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提高海南黄花梨产量,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有效措施是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下图甲表示酵母菌中线粒体发生的“自噬”现象,图乙是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代谢的角度分析,其现实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知,线粒体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会损伤,由线粒体产生的一种外膜蛋白可以引起其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自噬”后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
(3)若该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此“损伤”,则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对其进行检测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的精子中线粒体基因发生了突变,这种变异一般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某研究小组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研究。图中刻度玻璃管可以用来读取液面的高度(假设水压对气体体积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a.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和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将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入气密性完好的两个气球中,排尽空气后分别向两个气球内注入等量且适量的氧气,扎紧气球并保持密闭状态,再分别放入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c.两组装置均放入20℃恒温水浴中,从注水口注入等量的温水,调节刻度玻璃管液面至起始刻度。
d.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刚开始的短时间内,两组装置的刻度玻璃管液面均不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装有甲烧杯的装置中刻度玻璃管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中Ⅰ、Ⅱ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区段。
(2)图A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有8条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图B中_________对应的区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为两条。
(3)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个细胞经过图B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________个子细胞,曲线对应的区段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对应的区段中最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5)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实验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B中的_________段受阻。
(6)请画出图I细胞分裂最终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细胞示意图。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在晴朗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的完全营养液中,并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大豆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密闭小室,测定在特定光照强度下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图乙中______点相对应,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图甲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在“24 h”时比“0 h”有何变化?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
(2)若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当光照强度由图乙M点向N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变化时,有色液滴会______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3)如果要使用图丙装置测定该植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在不增加新的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该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①简要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数据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