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3 mL面糊,A、C中注入2 mL清水,B、D中注入2 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保温5 min后分别滴入碘液,不变蓝色的是( )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若A植物在第40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
右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过程都是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
B.e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免疫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
C.X初次侵入机体时,只引起了过程③的发生 |
D.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
右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绌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时②的含量减少 |
B.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
C.将③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重组DNA分子,导入到相应的受体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
D.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离子通过②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 |
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37H110O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在生物体内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
A.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 B.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
C.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 D.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F,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
B.基因型为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的存活率 |
C.该种群中F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
D.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