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
197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她再次翻阅大量中医药典,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由于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作出的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提取成功的原因。
(3)在国家鼓励万众创新的今天,请就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提出两条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福建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三大产业比例变动状况表(%)

年份
1978
2000
2010
2012
第一产业
36.1
16.3
9.5
9.0
第二产业
42.5
43.6
51.3
52.2
第三产业
21.4
40.1
39.2
38.8

注: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60%-80%之间。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福建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三大产业比例为:9.5∶46.5∶44)奠定良好的基础。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福建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一  表一:近几年H市居民收入

2008年
24 288元
比上年同比增长11.5%
2010年
26 863元
比上年同比增长10.6%
2012年
30 355元
比上年同比增长11.3%

表二:近几年H市土地总体成交结构

时间
类别
成交单价
2008年
住宅用地
基本集中在1 000~2 000万元/亩
2010年
住宅用地
除1 000~2 000万元/亩外,每亩2 000万元以上土地所占比例增至38%
2012年
住宅用地
除1 000~2 000万元/亩外,每亩2 000万元以上土地所占比例增至46%

材料二 近几年H市房价走势

注:“房价收入比”是房地产价格与居民平均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反映了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比值越高,支付能力就越低。国际上通常认为“房价收入比”应维持在3~6倍的范围内,而H市的房价收入比却远远高于国际水平。
(1)描述材料一、材料二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请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政府应该如何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2013年1月以来,我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
材料二:雾霾锁国,折射出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研究显示,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占22%至34%。国务院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汽、柴油第五阶段车用标准实施;加快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确定成品油价格,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要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承诺。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有关知识阐述国家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道理。

材料一 1992~2013年G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项目
1992年
2008年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447
36796
62163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
17.9
57
69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
0.6
1.8
2.9
市场化程度(%)
26.0
77
79.8

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弱市场经济,30%-65%的叫转轨期市场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材料二 G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为市场简政放权,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对此,某同学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简政放权,避免政府干预。
(1)请对材料一描述的经济现象做出简要判断。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制度原因。
(3)请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对某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瓷器是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美誉的福建德化陶瓷在陶瓷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面临着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加快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专家们指出,迎接这一新挑战尚需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和政府角度,针对材料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三条解决措施,并说明理论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