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
| 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 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
某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着“苏俄新经济政策”展开了激烈讨论,产生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 B.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
| C.因为工农矛盾激化而被迫中止 | D.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实行农业集体化 |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①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②属于适应战时需要的军事性措施
③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 ④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轨迹。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呈增长的总趋势 |
| B.70年代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发展缓慢 |
| C.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艰难曲折发展历程 |
| D.国家干预经济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