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
| A.君主意志 | B.“爱人”之心 |
| C.内心自省 | D.礼乐规范 |
荀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尊礼爱民、为政以德 | B.人性本恶、严刑峻法 |
| C.君民共治、天下一统 | D.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 A.道德教化 | B.兴办教育 |
| C.克已复礼 | D.礼法并用 |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B.有教无类 |
| C.温故知新 | D.当仁不让师 |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 A.立法权 | B.行政权 | C.司法权 | D.外交权 |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
|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