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 |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
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 |
D.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中班级同学观察下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1925年——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③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非常严重
④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②③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 |
C.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抵制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
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以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流为纽带,以世界市场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运行机制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在
A.15、16世纪 | B.17、18世纪 | C.19末20世纪初 | D.20世纪90年代 |
小明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文字中关于“机”的词汇特别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 B.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
C.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
《共产党宣言》中曾肯定“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的成就有
①机器的采用②轮船的行驶 ③汽车的通行 ④电报的使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