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们却处处戴着镣铐。”下列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拿破仑法典》 |
下列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现实,但主题思想截然相反的是
A.《乌托邦>和《鲁滨孙漂流记》 |
B.《乌托邦》和《巨人传》 |
C.《巨人传》和《浮士德》 |
D.《浮士德》和《鲁滨孙漂流记》 |
孙中山认为:“若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主张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
B.建立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
C.建立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 |
D.用暴力推翻满清统治的民族主义 |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道德教化 | B.兴办教育 |
C.克已复礼 | D.礼法并用 |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唐代诗人储光羲在《明妃曲》中写到:“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这说明
A.官修史书与诗歌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
B.诗歌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备史料价值 |
C.官修史书注重客观叙述史实,不掺杂个人情感 |
D.官修史书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不如诗歌可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