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曾全文刊登中央审计委员会对中央政府各部委、粤赣省、瑞金市、国家企业及革命团体等的九份审计报告。其中明确指出中央印刷厂等国企,“一般的缺点是不明了本身在苏维埃经济上的性质和作用,不知道也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有钱就向国家主管机关要”。这说明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做法( )
| A.履行了舆论督政的政治职责 |
| B.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
|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 D.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 |
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了。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科学技术创新推广 |
| B.城市建设的变迁 |
| C.商品经济趋向繁荣 |
|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最能引起文中“汉朝革命”的举措是
| A.实行内外朝制度 | B.实行察举制 |
| C.分封同姓王 | D.推行刺史制度 |
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 1988年 |
1985年 |
1980年 |
1960年 |
|
| 科研经费 |
93 |
83 |
53.3 |
22.7 |
| 基建经费 |
25 |
18 |
11.3 |
11.1 |
| 总额 |
118 |
102 |
64.6 |
33.8 |
A.经济建设规模的萎缩B.科研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C.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D.财政拨款的使用率不高
基于当时的经济探索,1982年有人撰文说:“外国侵略通过历次《租界章程》大肆掠夺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惨痛事实,暴露了中国封建制度及其官僚主义在同国际资本打交道过程中的极端腐朽和无比昏庸。……它则是不可忘记的一页。”其主旨是()
| A.开放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 |
| B.改革必然要剔除旧的体制 |
| C.建设可从历史中寻找智慧 |
| D.借屈辱历史影射特区建设 |
1949年9月,周恩来说:“我们对它不得不更加谨慎。首先要扩大参加政协的成分、单位和名额”,“总之,决定全部代表人选是根据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原则……使这次政治协商会议成为集中代表全国人民力量的大会”。该言论的主旨是()
| A.扩展政协代表的广泛性 | B.尽可能增加政协的名额 |
| C.继续强化政协的革命性 | D.呼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