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中国外交活动充分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C.中美关系的改善 |
| D.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
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 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
| B.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 |
| 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
| D.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 |
柳诒徽《中国文化史》中说:“嗣因商民之利,遂准其于官府飞钱。……然苟明于汇兑之理,则一纸即可代钱,视挟赀以远行之便。当时政府不知研究钱币与商业之关系,创立新法,而商贾独能发明此理,则唐时商贾,高于政府中人多矣。”以下关于飞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B.中国货币史上汇兑信用的开始 |
| C.产自商人之手,后为官府采用 | D.是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纸币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贞观初,岁定京官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有下下考者,解任。”这一规定的直接影响是
| A.推动了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 | B.有利于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益 |
| C.使名门望族成为最大受益者 | D.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
《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以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这说明隋唐的三公
| A.务虚不务实 | B.是秦汉时期三公制度的强化 |
| C.履行丞相职责 | D.负责军事、行政与司法大权 |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 A.分封制度的存在 | B.中央集权的削弱 |
| C.官僚政治的弊端 | D.行政效率的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