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
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
B.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
“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出现都是
A.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 B.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C.资本社会化的需要 | D.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的推动 |
1967年,英国政坛上有人提出这样的口号: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 | B.实行“经营者革命” |
C.实行“人民资本主义” | D.建设“福利国家” |
(2008年11月淄博市高三摸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其中最能体现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是
A.自由放任 |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
C.计划经济 | D.重商主义 |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B.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D.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