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名年仅16岁的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校无心学习,精神萎糜不振。虽经学校老师及家长的多次教育和劝导,但仍不思悔改。不幸的是,该少年在不知不觉中结织了自己认为很信得过的网上“朋友”。某日,这个所谓的“朋友”,邀该少年外出旅游,在未经学校许可和老师知晓的悄况下,该同学欣然前往。谁知该同学却一去不回。学校着急,家长更是心焦…… 。
阅读材料后回答:
(1)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网络交往中应怎样保护自己?
(2)我们作为一个网上游客时,应遵守怎样的网络规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网络交往时学会自我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央视马年春晚播出小品《扶不扶》后,“扶不扶”已经成为今年热词。2014年2月,在深圳发生了两起现实版《扶不扶》。一名女子晕倒在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而死亡,另一名女子则因乘客自发扶起急救而幸运地生还。扶还是不扶?针对这个问题,2月27日下午,深圳晚报派出三路记者进行了现场测试,下图即为现场测试情景。事件报道后,某校九年级一班在思想品德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学习和讨论,多数同学都认为应该“扶”。请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扶”的理由。

学校为迎接“12.9”,举办演讲比赛,要求每个班必须参加2名,班主任让小慧和小花参加。一听这一消息,小慧非常高兴说:“太好了,有去展示能力的机会来了,我一定好好讲,争取拿奖”,之后天天认真的做准备,真获得一等奖;而小花马上满脸冒汗说:“我不行!”之后天天愁眉苦脸,担心怕出丑,稿也没心情看,结果没取上名次。
(1)面对同一个事,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
(2)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3)我们应通过什么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

学习是辛苦的脑力劳动,但学习也是快乐的追寻,学习真正的快乐是思维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有自我实现的过程是很幸福快乐的。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是一种很大的快乐,琢磨出老师没讲的内容会拥有更大的快乐的。要享受学习当中所获得的快乐。
(1)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在学习当中的快乐的事情
(2)说一说议一议在学习上的苦与乐,该怎么看待学习的苦与乐呢?
(3)同学们要学会享受学习,必须要成为学习的管理者,请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制定一份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学习的管理者。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代以来最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富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材料二:社会公正是中国梦的基石,社会应毫不偏袒地为所有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2)维护社会公平有什么意义?请列举我省近几年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
(3)"中国梦"也是富强梦,请从经济方面谈谈怎样实现富强梦?

2014年,"五水共治"的春风吹遍了浙江大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61.5%。水污染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1)结合材料一,运用"珍爱和尊重生命"的知识,说一说"五水共治"的合理性。
材料二:"五水共治"需要政府大力作为,制定政策,落实措施。例如,舟山市所有"三河"(臭河、黑河、垃圾河)都明确了一名"河长"领衔治理,河道显著位置设置"公示牌",标注责任人、监督电话等,真正把治理工作的责任落到实处。
(2)根据材料二,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指出公民在"五水共治"中可以行使什么权利。政府应该为公民行使该权利提供哪些便利?
材料三:实施"五水共治",科学技术起着重大的作用。舟山市利用科技进行海水淡化,利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水,保障人们饮用水供给;还采用生态治水技术,养殖塘完全实现零换水和废水排放,控制了污水源。
(3)联系材料三,指出我国实施哪一战略,并概括科学技术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