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二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
B.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思想 |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曲折的。图中出现B处(1919年前后)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A.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B.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 |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D.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
下表是英美日三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国家 年份 |
英国 |
美国 |
日本 |
1895年 |
11.7% |
9.5% |
3% |
1899年 |
11.4% |
7.6% |
11.5% |
1913年 |
8.5% |
12.8% |
19.7% |
1918年 |
11.8% |
17.3% |
38% |
1921年 |
25% |
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有所缓和②中国的对外贸易开始处于入超地位
③一战中日本侵略中国加剧④大战中及大战后初期美日在华争夺激烈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一战”期间长江流域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是()
①船舶修造业 ②食品工业③纺织工业④钢铁冶炼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内在因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B.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