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1)某兴趣小组甲设计了以下装置和方法测定空气中SO2含量。你认为可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序号 |
A |
B |
C |
装置 |
![]() |
![]() |
![]() |
原理 |
通入V升空气,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 |
当KMnO4溶液刚好褪色时,测定通入空气的体积V |
通入V升空气,测定U型管增加的质量 |
(2)兴趣小组乙取336mL(标准状况)某由SO2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Y,将其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丙为探究Fe3+是否能氧化S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如上图连接好装置。实验前应进行 操作
(2)观察到装置C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每个猜想只考虑一种物质的氧化性)。
猜想1: ;
猜想2:SO2被Fe3+氧化了;
猜想3:SO2被NO3—氧化了
(3)甲同学认为猜想1正确,并利用上述装置A进行了排除干扰的探究实验。
(4)乙同学认为猜想2正确,则装置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丙同学认为猜想3正确,他利用甲同学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请在表格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NaNO3溶液、KSCN溶液、FeCl3溶液、BaCl2溶液、Fe(NO3)3溶液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
(10分)有一瓶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晶体,由于保存不善,导致它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较长的时间,因此该晶体可能被氧化。试用实验证明它是未被氧化或部分被氧化还是全部被氧化,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
①取少量该晶体溶于水,加酸酸化;
②将溶液分成两份,并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
③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MnO4溶液。
(2)第①步用酸酸化可以用下列的酸是
A.稀硝酸 | B.盐酸 | C.浓硫酸 | D.稀硫酸 |
(3)结论:
① ,则说明部分被氧化。
② ,则说明全部被氧化。
③写出硫酸亚铁溶液在酸性条件被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实验室需要480 mL 0.4 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3)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
(4)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NaCl时,把NaCl放在滤纸上称量__________.
②容量瓶没有完全干燥________.
③称量用的是生锈砝码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和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1)根据图A氨气的制备装置制取氨气,试回答: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各收集一瓶氨气,根据图B喷泉实验的装置进行实验,都观察到美丽的红色喷泉。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组同学完成喷泉实验后,圆底烧瓶中所得溶液如图C所示。请通过分析确认:甲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组同学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图装置制取硝酸(夹持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实验中可供使用的药品有:Na2CO3、NaHCO3、NH4HCO3、Na2O2、NaOH溶液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撤去装置D中的加热装置后,铂丝仍然保持红热,这是因为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装置F中盛放的是溶液,其作用是。
(4)实验过程中,要使NH4HCO3充分转化为HNO3,还要在装置D中通入过量的氧气。甲同学提议在C处连接一个制取氧气的装置,乙同学认为可直接在A中再加入上述提供药品中的一种物质,这种药品的化学式是
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
内容 |
实验现![]() |
1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 |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2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
3 |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4 |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空气中一小时 |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
5 |
将浸过氯化![]() |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4严重 |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答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