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铁生锈的过程为:Fe → Fe(OH)2 → Fe(OH)3 → Fe2O3·xH2O。又知草酸(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 + CO2↑ + H2O。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两种不同生锈铁片的组成(设只含有铁和Fe2O3·xH2O),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1)甲同学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和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一种锈铁的组成。
主要操作为:取锈铁样品12.6 g置于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8.4 g,装置D增重8.4 g。
①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②根据以上数据能否测定出锈铁的组成?答: (填“能”或“不能”)。
③该装置还存在的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2)乙同学将生锈铁片溶于过量稀硫酸,检验所得溶液中是否存在Fe2+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3)乙同学在甲同学装置的基础上将装置D换成装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E,此装置图略),经改进后,重新按甲同学的操作和样品取用量进行实验,若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仍为8.4 g,而装置E增重1.8 g,则x = ;m(Fe)︰m (Fe2O3·xH2O) = 。
(14分)
Ⅰ.(1)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2项应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2H4 |
C2H6 |
C2H6O |
C2H4O2 |
C3H6 |
C3H8 |
C3H8O |
C3H6O2 |
C4H8 |
C4H10 |
(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③苯使溴水层褪色
④乙酸和乙醇反应⑤乙醇变成乙醛⑥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
Ⅱ.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六种元素的常见单质中三种为气体,三种为固体。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A能与B、C、D分别形成电子数相等的三种分子,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C,F。
(2)分子式为A2B2D4的化合物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用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由A、C、D、F和Fe五种元素可组成类似明矾的化合物Z(相对分子质量为392),1molZ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Z进行如下实验:
a.取Z的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另取Z的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Z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100mL1mol/LZ溶液能与20mL1mol/LKMnO4溶液(硫酸酸化)恰好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①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②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③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
④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⑤下列是哈伯法合成氨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有
“亮菌甲素”的结构简式为,它配以辅料丙二
|
醇溶成针剂用于临床,而假药“亮菌甲素”是用廉价的二甘醇作为辅料。二甘醇为工业溶剂,有很强的毒性,会使肾功能衰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亮菌甲素”的分子式为 。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1)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 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
(2)写出电极反应式:
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mL(标准状况下)
(16分)恒温时,将2molA和2molB气体投入固定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 + B(g) xC (g) + D(s),10s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7mol,C的反应速率为0.0225mol·L—1·s—1;40s时反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B的转化率为20%。(1)x = (2)从反应开始到40s达平衡状态,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平衡时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为 (4)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数值是(5)下列各项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
A.消耗A的物质的量与生成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 n(A)∶n(B) ="2∶1"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压强不再变化
E.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6)在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c(A)="5" mol·L-1,c(B)=6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的浓度为3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填“是”与“否”),此时v(正)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