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2H2(g) CH3OH(g) △H1=-116 kJ·mol-1
(1)下列措施中既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又有利于提高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

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

(2)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右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

①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                 
②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温度下CO(g)+ 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数 K=                    
(3)在某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L的密闭容器中,5min时达到平衡,各物质的物质的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

 
0min
5min
10min
CO
0.1
 
0.05
H2
0.2
 
0.2
CH3OH
0
0.04
0.05

若5min~10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         ;且该条件所改变的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胃药的主要成分是双羟基铝碳酸钠[NaAl(OH)2CO3],用于抑制胃酸过多。
①如何确认该药物中含有Na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确认该药物中含有Al元素和CO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病,人患了感冒会咳嗽、流涕、发烧,多喝开水多休息,适当服用一些治疗感冒的药,可以舒缓症状,减轻病情。
(1)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感冒发烧的药,从分子结构上看,它可以看做是乙酸酯,其结构简式为,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对于感冒发烧,它有较好的疗效,但大剂量长期空腹服用,容易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原因是阿司匹林在胃中会发生酯的水解反应,生成(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阿司匹林分子水解后,能电离出氢离子(H)的官能团是原来的________倍,因此增大了对胃肠道的刺激。
(2)为减少副作用,一般宜饭后服药,并同时服少量辅助药物,在①硫酸镁;②氢氧化钡;③碳酸钙中,选取哪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科学饮食,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要的。
(1)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下列气体中不应该充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D.氧气
(2)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________。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③④
(3)能直接鉴别氯化钠和葡萄糖两种未知浓度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颜色 B.测量比重  C.加热灼烧D.分别闻味
(4)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如下。以下对苯甲酸钠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属于盐类 B.能溶于水  C.属于烃类  D.不易分解

下图是某品牌罐头的食品标签: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该厂生产的该品牌罐头是否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虚
假宣传________(填“是”或“否”)。
(2)分别列举出该罐头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
剂类别
防腐剂
着色剂
甜味剂
酸味剂
食用
香精
增稠剂
营养
强化剂
食品添加
剂名称







有一个食品广告称:“我公司生产的新型糕点不含糖,是糖尿病人的最佳选择”。下表是其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品名
XXX
配料
鲜鸡蛋、精面粉、精炼植物油、碳酸氢钠、甜蜜素、柠檬黄、苯甲酸钠等
保质期
120天
生产日期
标于包装袋封口上


(1)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2)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
(3)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_;
(4)属于着色剂的是________;
(5)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
(6)属于疏松剂的是________;
(7)请分析广告的说法是否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