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
| C.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 D.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
《苏格拉底之死》一书描述道:“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方式 |
|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
|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样的情景是由于
| A.古印度社会长期分裂 | B.古印度多种宗教影响 |
| C.古印度盛行种姓制度 | D.古印度吠陀时代记载 |
一位学者介绍某城市丰富的文化资产时,将该地从古以来的宗教信仰比喻成一座房屋。他说:最下层居住的是法老,……再上面一层是基督,最上面一层则是安拉。这个城市位于
| A.北非的埃及 | B.阿拉伯半岛 |
| C.两河流域 | D.巴尔干半岛 |
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
| A.公元前18世纪初 | B.公元前18世纪末 |
| C.公元前17世纪初 | D.公元前17世纪末 |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
|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
|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