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作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中指出:“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庚子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同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恩,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以下不符合粱启超意思的是:( )
| A.攻击李鸿章的人,只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激于义愤,“徒快其口舌而已” |
| B.与李鸿章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责任主要在于清政府 |
| C.李鸿章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立场软弱,存在卖国行为 |
| D.在处理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攻击者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
|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 A.藏富于民 | B.勤俭节约 | C.忠孝为本 | D.国富民贫 |
《兰州日报》:甘肃省武成市聘18名少先队员当公务员考试的“监考官”,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者。网民赋诗云:“不坏规矩不违法,大人要学诚实娃,公德亦是良心事,公仆岂可乱践踏。”下列哪一运动的主流思想与中国当前提倡的公仆公德意识最吻合 
你作弊啦,成绩按0分处理
| A.智者学派 | B.文艺复兴 | C.启蒙运动 | D.宗教改革 |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孟子的“仁政” |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D.“学者须先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