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二氧化硫漂白性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看溶液颜色是否褪色
B
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含FeCl2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KIO3
取食盐试样,溶于KI溶液,加入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D
验证Ksp(AgI)>Ksp(AgCl)
向含等物质的量NaCl、KI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0.1
0.1
9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 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容积
0.5 L
0.5 L
1.0 L
温度/℃
T1
T2
T2
反应物起始量
1.5 mol A
0.5 mol B
1.5 mol A
0.5 mol B
6.0 mol A
2.0 mol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 mol·L-1·min-1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 mol A、1.5 mol 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不小心使皮肤粘上了高锰酸钾,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乙二酸)稀溶液洗涤,黑斑可迅速褪去,其离子方程式为:MnO4- + H2C2O4+ H+→ CO2 ↑ + Mn2+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还原反应的是:H2C2O4
B.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横线上的产物是OH-
C.10 mol二氧化碳生成时,电子转移5 mol
D.通常用H2SO4 溶液而不用盐酸酸化KMnO4 溶液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2O3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2O3 + 6H+ =2Fe3+ + 3H2O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 + AlO2- + 2H2O=Al(OH)3↓+ CO32-
C.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NH4+ + HCO3- + 2OH- =CO32- + NH3↑+ 2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 2-恰好完全沉淀:2Ba2+ + 3OH- + Al3+ + 2SO42- =2BaSO4↓ + Al(OH)3

下列各环境中的离子组合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pH=0的溶液:Al3+、NH4+、Ca2+、SO42-
B.无色溶液:Mg2+、SO42-、Fe3+、Cl-
C.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OH-)/c(H+)明显减小的溶液:Na+、AlO2-、S2-、SO32-
D.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Fe2+、K+、NO3-、C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